儿科护理学健康教育模块改革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换,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日益成熟,健康教育日渐提到了学科进展的日程。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对患者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才真正实现了整体护理的目标。在儿科护理中,遵循“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的原则,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特别性更是毋容置疑。由于患儿的年龄差距很大,护士需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智进展水平,对患儿及其家长介绍相关的健康知识。健康教育实施的质量高低是影响护患关系和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环节,不仅可改善患者因知识缺乏而带来的情感上的困惑,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健康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从而提高治愈率和康复率,并密切护患关系。因此,在学校教学中注重学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育,将有助于他们缩短学校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的距离。但在目前的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由于课时数相对偏少,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往往一带而过。为了提高学生在儿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能力,我们在儿科护理学中对健康教育模块的教学进行改革,请学生针对某一感兴趣的疾病或儿童保健部分的内容,撰写一份以儿童及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文案,体现中医院校特色,然后根据文案,小组分角色排练,最后在课堂进行角色扮演演示或在学校的模拟医院拍摄录像后展示。课程结束后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探究学生在儿科护理学健康教育模块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体验,为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讨论对象 实行目的抽样法,于 2024 年 5 月选择参加了儿科护理学健康教育模块教学改革的护理专业专科学生作为讨论对象。入选的学生在性格、成绩方面做到最大差异化。样本量以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标准。共访谈了 16 名学生,其中男生 2 名,女生 14 名。 1.2 资料编写方法 在进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设计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包括:此次教学改革对以后进入临床实习时与小儿及家属沟通的帮助、对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作用、小组成员的收获。访谈前先向学生解释讨论目的、内容和方法,取得其同意。采纳深度小组访谈 1 次,每组 8名学生,时间为 1.5h,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和笔录;在此基础上,采纳电子邮件深化追踪的方法沟通 1~2 次。 1.3 资料分析方法 访谈结束后当天,将录音资料进行转录和整理。讨论者反复阅读文字资料,逐字逐句分析其中的含义,并进行分类、推理,反复听取录音,回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