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高点谋划精细操作全面开创工商机关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新局面XX县区工商行政管理局(20XX年7月6日)去年以来,县工商局立足工商职能,结合工作实际,以查找廉政风险点为切入点,紧紧围绕“高起点定位、全过程控制、精细化推进、高效率落实”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拓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工作领域,努力形成了教育引导、制度约束和监督制衡的合力,为完善工商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迈出了坚实步伐,为推进工商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证。一、围绕“三情绪”,消除顾虑,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内化于心”在工作开展初期,干部职工普遍存在“三种情绪”。一是“不愿开展”。主要是嫌麻烦,认为工商机关的本职工作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廉政风险防范是纪检部门的事,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二是“不敢开展”。主要是害怕把自己置于公众监督之下,担心自己被抓“小辫子”,出了问题无法找借口,有所顾虑。三是“不会开展”。此项工作程序严格、内容繁多、材料复杂,不深入下去,不仔细研究,根本找不清头绪,不知道如何开展。针对上述问题,县局主要采取“讲、学、论”的办法,引导系统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方式方法,为工作开展打好基础。“讲”即会议讲。召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学习传XX县区纪委和省、市局有关工作精神和要求,同时,利用各种会议机会,多次强调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1要性,知道如何进行开展。“学”即集中学。把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和上级部门、领导的要求作为全局政治学习的一项重点内容,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学习,引导全体人员牢固树立第1页共5页风险防范意识,做到“规定动作不变形、创新动作有特色”,推动工作深入开展。“论”即大讨论。开展了“风险在身边、如何来防范”大讨论活动,采取撰写心得体会、签订保证书、制作廉政承诺桌牌、开辟廉政专栏、设置廉政屏保等方式,提升干部职工对开展这项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为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上述措施,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有了根本性转变,深刻意识到此项工作不仅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由抵触到理解,由理解到积极参与,由积极参与到热情高涨,有力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扎实开展。二、突出“四举措”,精细操作,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固化于制”为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推进,县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先后制订了《实施意见》、《实施办法》,围绕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精心设计实施步骤,突出“四项举措”,推动了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认真组织排查。按照“找准、查全、挖深”的要求,做到个人排查要“准”,部门排查要“全”,重点排查要“深”,并采取自查与互查相结合、群众帮与组织审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全面、深入地排查廉政风险点。具体是:“岗位查”,即每个人员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对工作职权行使的每个环节查找可能存在的岗位风险点,填写“个人廉政风险点排查登记表”。“单位找”,即各科室所分成内部管理科室所和执法科室所两个层面,内部管理科室所查找廉政风险点,执法科室所在查找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还要查找监管风险点,全部填写“部门(单位)廉政与监管风险点排查登记表”。“条线审”,即个人岗位排查的风险点,由本单位负责人审查后,再由分管领导进行审核,各单位排查的风险点,由局主要领导进行审核。“小组评”,即个人及单位风险点查找完毕后,由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各单位和各岗位确定的风险点进行认真评议、审定。通过排查,全局共查找出风险点234个,其中廉政风险点121个,监管风险点113个,签订“科室(单位)廉政风险和防范承诺书”27份,“个人廉政监管风险防范承诺书”198份。第2页共5页二是加强风险辨识评估。在认真抓好廉政风险点排查的基础上,对风险产生的内外因素和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并从防控的角度,按风险发生的几率或危害程度实施对风险指数和等级进行评估界定。凡是容易造成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廉政与监管风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