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立医院血培养操作指南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统称血流感染),并可感染血管外组织,临床上应该进行急症处理,应尽快采集血液进行培养。血培养是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接种到培养瓶中,用以发现、识别引起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病原微生物,是诊断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血培养结果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1.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血培养的临床指征(须 100%送检率):1.1.1 发热($38°C)或低温(W36°C)伴下列一项:A 寒战;B 肺炎;C 留置导管超过 5 天;D 白细胞>万/mm3;;E 感染性心内膜炎;F 收缩压低于 90mmHg;G 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感染;HPCT 或 CRP 升高;1.1.2 发热$C注意事项:1、怀疑脑膜炎患者应同时进行血培养;2、对新生儿可疑菌血症,还应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3、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体温不低,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卒中,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1.1.2 血培养的标本采集时机:只要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可能,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都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则应选择含有抗菌药物吸附物的培养瓶,并在下一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培养。细菌通常在寒战和发烧前 1 小时入血,此时为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21.1.3 血培养的次数: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患者,推荐同时或短时间间隔(10 分钟内)从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 2〜3 套血培养标本,做到“双瓶双侧”。如有必要,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下肢静脉采血接种第三套培养瓶。在采集血培养后的 2 至 5 天内,不需要重复采集血培养只有在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时在不同时间点采血才有必要。说明: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组合。所谓“双瓶双侧”,是指从一个部位采血接种一套培养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一套培养瓶。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个血培养。血培养的采血量:要求:成年患者推荐的采血量为 20〜30ml,每瓶 5ml〜10ml。婴幼儿患者推荐的采血量应少于患儿总血容量的 1%,每瓶不少于 2ml。血培养采血量要根据患儿的血容量和年龄确定:A 新生儿:只需做一侧需氧培养,即单瓶需氧瓶抽取〜;B 体重 8〜13Kg:只需做一侧需氧培养,即单瓶需氧瓶抽取:3〜5ml;C 体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