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重要还是效率优先 讨论生入学统考利弊之争“我很吃惊,在目前高考招生制度不断改革,一些高校逐渐获得更多自主招生权的情况下,讨论生招生统考的专业不断增多,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与这位教授有类似疑惑的人并非少数。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学勤就曾表示过,拒招教育部组织统考录用的讨论生。硕士讨论生招生统一考试,这项近年来讨论生入学考试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究竟是教育公平的需要,还是利益的驱动?是有利于选拔出综合素养优秀的人才,还是对学生制造力和大学个性的扼杀?近日,一场题为“讨论生统考的利与弊”的争论在中关村的一个会议室展开,这是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的一次活动。参加者除了来自北京的一些高校和讨论院所,还有专程从上海、南京、东北远道而来,同意就此话题发表见解的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讨论生统一考试利弊均有主题发言中,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陈道蓄首先提出他的观点,硕士讨论生招生统一考试在保证讨论生质量达到合理底线方面是有利的。他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讨论生招生的数量近几年增长很快,已经从 2000 年的 6 万多人,上升到 2024 年的近 50 万人。其中,计算机学科的硕士点,全国就有 300 个,但是招生人数中的`三分之一集中在几十所名牌大学中,三分之二的学生则进入另外200 多个硕士点。在这些有资格招生的学校或者机构中,有些硕士点条件很有限,甚至是一些原来专科的学校为了升本科而争取来的“点”。他们为了招到学生,在出题、评卷等方面的标准不高,既而也就难以保证讨论生的培育质量。这种情况下,统一考试会起到一个底线的作用。但是陈道蓄教授非常担心,假如方式不当,统一招生会对本科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说的不客气点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因为后果是应试教育向大学蔓延。”陈道蓄教授曾经去过一个信息产业发达地区考察,那个区域学生就业机会很多。但是有的企业明明不是在搞讨论,也大量要讨论生。原因就是认为本科生质量不高,只能通过多招讨论生来从概率上保证能够得到较好质量的学生。统一考试令陈道蓄担心的另一个原因是,会使一些学校为了提高考研命中率,集中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这种担心不是没有根据,一所以考研为“特色”的高校开学典礼上,校长面对大学新生响亮地说:“你们是高考的失败者,但你们将是考研的胜利者。”现在,甚至有的学校在本科中设立了“基础强化专业方向”,说白了就是考研班。东北大学学科建设与进展处处长王兴伟教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