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下面是为您准备的,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一: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进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实行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石柱县委、县府、县扶贫办的要求,我镇派出专人 3 名,前往沙子镇鱼泉村进行了调研。一、基本情况鱼泉村共有 7 个村民小组,480 户,1540 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53 户,建卡贫困人口 405 人,农民人均纯收入 3104 元,较全镇人均纯收入 3498 元少 394 元。全村平均受教育年限 3 年,贫困户中的计划生育户 153 户,未解决人饮安全卫生的 750 人,未通广播的组 7 个,未通电话的组 3 个,电话普及率 60%,电视入户率 50%,全村支柱收入以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村内现有五保户 11 户,镇通往村内公路全部未硬化,未通人行便道的组 7 个,涉及里程 40 余公里。农村住房砖混结构比例为4.37%,村内现有危房户 420 户,急需新、改建房 270 间 10800平方米。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进展产业上急需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二、原因分析鱼泉村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长期不能摆脱贫困或脱贫后又返贫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基本还处于靠天吃饭阶段,一遇灾害,常常绝产绝收。二是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传统保守的粗放经营状态,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对科技吸纳能力差,生产力水平低下。三是结构单一,该村经济以打工和种植业,特别是以种植玉米和洋芋等为主,尚未形成骨干支柱产业,传统的农牧业和非农产业弱小,其产品产量低,质量差,增产不增收。四是地处偏远,交通不畅,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进展滞后。五是信息闭塞,与市场对接能力弱,农业生产随大流,盲目性大,农产品销路不畅,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六是致贫因素多,返贫比例高。因多种自然灾害、子女上学、因病就医、市场风险、工程建设、工伤事故等因素影响,常年返贫人口与脱贫人口基本相当,减贫速度缓慢。因此,加大扶贫投入,特别是贫困村整村脱贫力度已刻不容缓。三、存在的突出问题1、农产品销售难。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等多种原因,造成农产品销售难,假如大规模进展某种优质、高效产品,势必会影响农产品的价格,进而损伤农民的直接利益,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