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张衡的历史故事-历史典故素材

关于张衡的历史故事-历史典故素材_第1页
1/4
关于张衡的历史故事-历史典故素材_第2页
2/4
关于张衡的历史故事-历史典故素材_第3页
3/4
关于张衡的历史故事_历史典故素材 人物介绍 张衡,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东汉年间的天文学家(或者说地球科学家)、数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精通天文历法,观察并记录了 2500 多颗恒星(肉眼可见的恒星约6000 多个,在同一地点能观测到的不超过 3000 个);制作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地动仪,以及候风仪、指南车等多项器具。张衡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他曾经花了十年的时间写成《二京赋》,包括《西京赋》和《东京赋》两篇。《二京赋》运用文学手法进行社会剖析,其中有政治方面的讽谏、社会事物的描述,历史的反思、哲理的寓含,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他的诗、赋有《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其赋一扫汉赋铺排、堆积、仿真的恶习,以平浅清丽的字句,抒写个人的胸怀、人生的理想、田园的生趣、道家的哲学,使人感到活泼、亲切。 拒绝学习古文的叛逆少年 公元 78 年,张衡出生在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南阳西鄂(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夏村)。少年时期,由于父亲的早逝,家里的生活十分清苦。贫困的生活,不仅没有影响他的求知欲望,反而更加激励他刻苦忘我地学习。 张衡十多岁的时候,就读了很多书,写一手好文章,在远近已经小有名气。 好学多闻的名气传到地方官那儿,地方官找来张衡说:我看你才学出众,想推举你去做孝廉博士子弟,怎么样?17 岁的张衡,拒绝了地方官的推举。他认为不能成天待在家乡读那些古文经传,更不能去追求做官发财,他要到实践中去探求科学的真理。 于是,张衡收拾好行装,离开家乡,踏上了游览名都大城、访师求学、探究科学真理的征途。 骊山脚下的不朽名篇 公元 94 年,张衡来到关中观览西京(长安)名胜,游览了西汉时最高学府所在地三辅(现在的陕西中部地域,包括今陕西省西安市往东到华阴、蓝田一带,加上长安临近的左冯翊和右扶风,合称三辅)。他跋山涉水,往来游息于坦荡肥沃的渭河平原上,观览了雄伟青翠的终南山和奇险峻峭的华山,接触了关隘和城镇,考察关中的民间风俗习惯、土质和物产以及古代的遗迹、当代的事物,尤其对长安城郊的宫阙规模、市井制度,远近商贾财货的集散,富豪、游侠、王侯的故事等等,都有较深切的认识。通过这次游览,张衡积累了丰富、新奇的文学素材,为他后来写作《二京赋》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元 95 年,张衡游罢秦始皇陵,在骊山脚下写下了不朽名篇《温泉赋》,描写了骊山汤谷的优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张衡的历史故事-历史典故素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