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导学案【使用说明】1.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文本 1——3 段,理解文中词句,勾画疑难点。2.限时 15 分钟,C 层同学至少完成自主学习部分;A、B 层在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基础上思考合作探究题目,并形成文字答案。3.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扎实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熟练翻译文言句子。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积极讨论,踊跃展示,初步理解文意。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司马迁在逆境中发愤的荣辱观和生死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导学过程】一、 知识链接:读读记记写写,完成下面知识的积累。1.文学常识: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又名 ,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三千年的历史。分 、 、 、 、 五个部分,共 篇。《史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称誉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 ”。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浓厚的爱憎感情融于平实朴素的叙述描写之中。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头枪地( ) 箠楚( ) 圜墙( ) 占卜( ) 槛阱( ) 愠色( ) 剌谬( ) 囹圄( )( ) 缧绁( )( ) 倜傥( )( )二、自主学习:充分预习文本,完成下面知识梳理,并标到课文中。(一)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2.其次诎体受辱 3.见狱吏则头枪地 4.及罪至罔加 (二)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1.曩者辱赐书 2.若望仆不相师3.请略陈固陋 4.不与能死节者比5.特以为智穷罪极 6.卒就死耳7.用之所趋异也 8.太上不辱先 9.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10.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11.传曰刑不上大夫 12.积威约之渐13.定计于鲜也 14.幽于圜墙之中15.所谓强颜耳 16.受械于陈 17.权倾五伯 18.不能引决自裁19.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 20.以稍陵迟 21.南面称孤 22.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三)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 : 1.意气勤勤恳恳 古义: 今义: 2.素所自树立使然 古义: 今义: 3.古今一体 古义: 今义:(四)从课文中找出关于“以、于、所”不同用法的句子,加以梳理。A 层同学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并加以归纳。于:以:所:三、合作探究:C 层初步思考,A、B 层认真思考,形成文字答案,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1.翻译下列句子(在翻译中提高捕捉赋分点的水平)①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