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扼住命运的咽喉【学习目标】1、了解贝多芬一生的重要事件。2、学习并体会传记的写作特点。3、了解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的一生。4、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5、培养学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决不低头,为了实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学习重难点】1、分析贝多芬的性格特征及其根源。 2、学习贝多芬面对苦难时的精神,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学习用时】2 课时【资料链接】1. 关于贝多芬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音乐家。他一共创作了 9 首编号交响曲、35 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 32 首带有编号)、10 部小提琴奏鸣曲、16 首弦乐四重奏、1 部歌剧、2 部弥撒、1 部清唱剧与 3 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 4 岁开始学习音乐,8 岁登台演出,10 岁开始作曲,12 岁就成为戏院乐队的成员,并任宫廷首席大提琴手,13 岁成为大风琴手,19 岁于波恩大学旁听哲学,开始接触资产阶级启蒙教育,1787 年起任音乐教师,1792 年定居维也纳,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自此开始创作生涯。贝多芬一生坎坷,因为听力的问题,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贝多芬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2. 关于罗曼·罗兰(《金版学案》P44)3、人物传记文阅读设题方式(接轨高考)及学法点拨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传记是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文学形式。人物传记文阅读是近年高考实用类文体阅读中的一种文学样式,考试题型往往如下:(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 (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3)理解句子的含意。 (4)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5)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针对这些题型设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学法点拨:(1)阅读全文,概括人物事迹。 (2)概括人物品质特征。(3)思考人物品质给人的启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