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考察我们怀着一种期待和冲动,走进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这里是思想的天地、智慧的原野、理性建构的领域。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领域的研究,自然要立足于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宏观视野和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与本质规律的探讨。我们在这种理论前沿领域的考察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点和层面出发,发现了几个全新的理论研究领域,即语文教学解释学与语文教学本体论研究、语文陶冶性教学与新课程教学论研究、语文教育观新构建与语文唤醒教育论研究。应该说,这几个理论研究领域组成了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世界的绚丽风光。 一、语文教学解释学理论:基点的转移与意义的建构 语文教学解释学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开创性的新课题。它主要以哲学解释学理论为基点,打破过去的概念化阐释模式,建构全新的语文教学解释学的理论与方法,旨在为语文教学提供新思维、新视点、新思路和新方法。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早已触摸到的一个牵动语文教学生命的课题,它直接关系到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功效和成败,因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创新观和方法论,就离不开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解释学原理来说,解释学并非只是简单的认识论问题,而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也是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活动的内在特征。以解释学为基本方法,对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活动、文本阅读教学现象作出具有主体立场的解释,这是语文教学理论建构与创新的一个基本途径。所以有人说,解释学方法是语文课程教学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第一方法,语文教学解释学是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领域中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 语文教学解释学主要是研究教学文本的理解与解释,所以,它借鉴和运用的主要是文学解释学的理论方法。在当代影响很大的文学解释学,与西方源远流长的哲学解释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近代以来,解释学经历了以施莱尔马赫为代表的认识论解释学、狄尔泰为代表的方法论解释学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本体论解释学的发展过程,即解释学从一种认识论、方法论迈进到本体论的层次。由于解释学经历了这种哲学层次的跨越,才拓展出了它的各个分支领域,也催生了富有交叉性、边缘性的文学解释学。语文教学解释学就是用这种文学解释学的理论方法,探讨语文教学文本解释的原理,把解释本体视为文本意义的审美生成过程,将读者的解读作为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既建构文本的意义世界又建构自我世界。这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