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零分作文” 实为网络骗局对高考作文恶搞的现象,近几年来网络上一直没间断过,其极致是今年居然出了一本《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的书,而且出书之后又挂到了网上。此书一出,舆论哗然。吹捧者认为这些作文“太有才了”,纷纷为原作者鸣不平;反对者认为拿零分作文来炒作,“简直是瞎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此仅对这种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各位参考。一首先,以大部分判卷老师的经历,高考“零分作文”是极罕见的,怎么近几年来忽然成批涌现出来了呢?不少省份阅卷规定:6 月 8 日晚到 10 日为扫描阶段,那么在阅卷尚未开始之前,6 月 9 日在网络上就开始疯传的所谓高考零分作文,有多少真实性?因《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选录了 7 篇湖北高考零分作文,湖北省当地记者找到 10 位常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名师来辨真伪。他们一致认定:阅卷多年没遇到过同类文章,这些作文即便出现在高考中,也绝不会是零分作文,因为某篇作文即使被某个阅卷者判为零分,但同时被另一位阅卷者判为零分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更何况零分作文还要上报大组长,最终要经过业务组专家把关,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零分作文出笼是极其困难的。曾经参加过近 20 次高考阅卷的北京市特级教师王大绩说,只有一种情况才会出现零分作文,那就是空白卷。“如果学生写了,即便只写了作文题目,按照作文评判规定,也是要给分的。”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周宏也表示,他从 2002 年起就担任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自他上任以来,至今未出现过一篇零分作文。因此,该书中的四篇上海高考零分作文是不可靠的。而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在网上浏览了这本书后,也认为“上海的这四篇‘零分作文’都是假的,外地的那些‘零分作文’是炮制的可能性也很大,整本书都不可信”。 其实,稍了解高考作文的人都会知道,高考作文要求八百来字,卷面上所给格子总共1200 个,一些盛传的零分作文动辄 2000 字,例如所谓西安某位同学的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北风那个吹”)》,2016 字,还有那篇《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之王国维可以休矣 》,1995 字,这可能吗?那些多余的字有地方写吗?连《别笑》一书的主编安坤在接受采访时也不回避书中的假作文,但他对这种现象作出如下解释:“是否真为考生所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发议论,引发关于作文教育改革的讨论。”我不大明白这位安先生所持的是什么逻辑,假若有人说你杀了人,但说你是否真的杀了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