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高考作文所说的“内容”指的是写进文章中的思想、情感、人物、事物和数据材料等等。“充实”是丰富、充足、厚实的意思。如果说文章的中心是灵魂,结构是骨架,语言是外衣,那么,文章的内容无疑是血肉。只有内容充实,方能血肉丰满,骨立神聚,形象感人。[技法点拨]对亲情的表述,容易泛泛而谈,没有细节,没有事例,只表述自己对亲情的认识或对亲人的感谢之情。所以在讴歌亲情时,要注重事例的表述、细节的把握。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内容充实呢?1.注重联想,把握情感要把真情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注重联想,通过联想回忆过去发生的故事,体验当时的情感和现在的思想等。联想是一种思维活动,指受到某人某事的触发,想起相关的人事。写作时,充分展开联想,就会有许多材料集中在大脑里。联想有相似联想,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有相反联想,是依据事物的相反点,由此事物转到与之相反的事物。对联想到的材料要有所选择,相似联想得来的素材可以作类比,相反联想得来的素材可以作对比。如优秀作文《学会倾听,善莫大焉》中的片段:倾听是一种美德,倾听是一种修养,倾听是一种气度,因此,学会倾听,你就能够道德高尚;学会倾听,你就能够胸襟开阔;学会倾听,你就能够受益无穷。一句话,学会倾听,善莫大焉!伯牙弹琴,弹到描绘高山的曲调时,听琴的钟子期就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弹到描绘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懂得他的音乐。因为他的善于倾听,世上才有了这一段有关知音的千古佳话。白居易作完一首诗,总要念给一些老妪听,以倾听她们的意见,然后对诗句进行修改。因为善于倾听,白居易的诗才明白如话,平实易懂,有“平民诗人”的美誉。蒲松龄一间草棚,一支毛笔,几张板凳,几壶茶水,他长期倾听无数路人讲述民间故事,因而才有了我国第一部既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又给人以现实主义真实感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这一片段围绕“学会倾听”,展开三处相似联想,利用钟子期倾听俞伯牙弹奏、白居易倾听老妪意见、蒲松龄倾听路人说故事这三个材料,构成类比,扣住主题进行写作,内容比较丰富。2.注重细节,描摹真情细节是指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事例或人物的神态、动作等。细节要经过精心的选择,要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表现人物的性格,显示人物的思想,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优秀写作片段:高中时,我在省城读书,变得更“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