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 51、讳辩素材

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 51、讳辩素材 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 51、讳辩素材 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 51、讳辩素材 _第3页
3/3
51、讳辩(原文)韩愈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会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 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饥”也。为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 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51、讳辩译文我给李贺写了一封信,勉励他去考进士。李贺应进士考试很引人注目,同李贺争名的人出来诋毁他,说:“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还是以不参加进士考试为好,勉励他去考的人是不对的。”听到这种议论的人不加分辨,纷纷附和,众口一声。皇甫湜对我说:“如果不辩明这件事,您和李贺都会因此获罪。”我回答说:“是的。”《律》文说:“凡双名不专讳其中一个字。(即两个字一起使用时才需要避讳。)”解释者说:“孔子的母亲名‘徵在’。孔子在说‘徵’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徵’。”《律》文又说:“不讳声音相近的字。”解释者说:“譬如‘禹’之与‘雨’,‘丘’之与‘蓲’之类就是。”现在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去考进士,是违背了二名律呢,还是违背了嫌名律呢?父名晋肃,儿子不可以考进士,那么倘若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试问避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制订礼法制度来教化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 51、讳辩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