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文摘(校园)16岁出门远行-人教版高中全册语文素材

高中语文 文摘(校园)16岁出门远行-人教版高中全册语文素材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文摘(校园)16岁出门远行-人教版高中全册语文素材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文摘(校园)16岁出门远行-人教版高中全册语文素材_第3页
3/3
16 岁出门远行少年派的流浪开始时,他才 16 岁。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标签里,16 岁的你青黄不接,张皇失措,寂寞孤独。 成长是一场世界观的漂流记,对那些立志改变世界的少年来说,出门远行,是认知真实世界的第一步。1 1990 年,在清华大学读了 3 年雷达专业后,高晓松发现自己不适合当科学家。 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高晓松与老狼“出走”海南,在一个叫“癫马”的歌厅唱了一段时间歌,然后弹尽粮绝。 贫穷、困苦无法击退他流浪的激情。每一个少年都曾一无所有,每一个少年也都曾拥有世界,正如作家江南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时所说:“10 年后回想,那时候我其实富有得像个皇帝。那时候通往食堂的路上银杏明黄如金,女生们走在落叶中裙裾起落,男生们冲她们敲打饭盆。我拥有无数时光和可能,热血上涌的时候我相信自己能征伐世界,在战马背上带着窈窕的姑娘归来。” 高晓松的流浪岁月便是如此的贫穷和富有。他把大部分钱都留给回京上学的老狼,自己流落到厦门,在厦大东边社,与各地流浪的艺术家、厦大艺术学院的单身教师们、闽南佛学院的居士,甚至携家带口的逃犯一起度过了一段恣意随性的生活;还遇见了相爱 4 年,教会他堂堂正正做一个男人的厦大女生 X,写出了祭奠青春的《麦克》,歌唱爱情和远方的《流浪歌手的情人》等许多歌。 对高晓松来说,1990 年的厦门时光几乎是他“最漫长、快乐、忧伤的一年”。高晓松说:“当年出走并不是因为勇敢坚强,而是相反,觉得社会一点都不好玩。社会和大学是对立的,我们不用交学费,学校还发钱,我们是社会的蛀虫;社会麻木不仁,是我们的噩梦。” 80 后作家肖睿在其《一路嚎叫》中这样写道:“我也很年轻,我也渴望远行……我已无法再忍受,只有逃走。逃离学校、逃离父母、逃离以前的朋友与敌人,忘记暗恋的女孩,让自己永远置身在星星下面的陌生人群之中,在广阔、深邃的旷野之中毫无顾忌地放声嚎叫。”2 1952 年 1 月,年轻的切·格瓦拉和他的朋友艾伯特从阿根廷开始了他们漫游拉丁美洲的旅程。那个时候的格瓦拉只有 23 岁,还是一个主攻麻风病学的医学院学生。而艾伯特是一个只有 29 岁的生物化学家。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使他们驾着诺顿 500 开始了 8 个月的旅程。 启程时,两人只带着“半无意识风格”的堂吉诃德式的梦想,“我们根本没有想过途中会遭遇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们的眼里只有前方路上飞扬的尘土,而车背上的我们正风雨兼程,风驰电掣般地向北挺进。” 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文摘(校园)16岁出门远行-人教版高中全册语文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