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徐同芹答司马谏议书导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版高中《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徐同芹答司马谏议书导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版高中《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语文学案_第1页
1/2
高中语文 徐同芹答司马谏议书导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版高中《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语文学案_第2页
2/2
《答司马谏议书》课前三分钟: 曾经有悲观主义哲学家说,我们出生时之所以哇哇大哭,是因为我们预知生命必然充满痛苦,至于迎接新生命到来的成人之所以满心欢喜,是因为世间又多了一个来分担他们的苦难。当然,这是消极,负面的论调,人生是苦与乐,都是内心的感受,一切都得靠我们亲自体验,一如挫折,或许遭遇之时会让我们感动痛苦,但正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更加坚强、勇敢。或许,从我们出生,哭出了生命中的第一声时,我们就开始感受到,人生必定充满了泪水与艰辛,但是,也唯有这些艰难,才能突显出生命的可贵与不凡,让我们在撒手寰的时候笑着离开。其实,许多人的命运,都经历了种种痛苦与磨难,最后的结果却会有所不同,因为每个人的承担磨难的心境不同,唯有经过磨炼的生命,才能累程出坚强的生命力,也唯有历经风风雨雨的人,才知道生命的难得与珍贵。★学习目标:1、识记重要的文言字词义,能翻译课文。 2、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果敢坚定的改革精神;分析作者是如何针锋相对地驳斥对方观点的。★背景与题解: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政知事(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 )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满。文章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二、生字识记聒(guō):声音嘈杂,使人厌烦。如:聒耳。壬(rén):1.天干的第九位。2.姓。恤(xù):<书>1.顾虑,忧虑。如:不恤人言。2.怜悯。如:体恤。3.救济。如:抚恤。胥(xū):1.<书>胥吏(小官吏)。2.互相。3.〈书〉齐、皆。如:万事胥备。度(duó):<书>难测;估计。如:揣度。另读(dù):1.计量长短。如:度量衡。2.程度。如:极度。3.章程;行为准则。如:法度。4.人的气质或姿态。如:风度。5.计划,主张。6.过(指时间)如:虚度光阴。膏(gāo):1.脂肪;油。如:膏火。2.很稠的糊状物。如:牙膏。3.肥沃。如:膏腴。本文取此义。晤(wù):见面。如:会晤。自主学习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徐同芹答司马谏议书导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版高中《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