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作文素材之时评例文 人民日报社论中感受改革开放30年之变素材

高中语文 作文素材之时评例文 人民日报社论中感受改革开放30年之变素材_第1页
1/2
高中语文 作文素材之时评例文 人民日报社论中感受改革开放30年之变素材_第2页
2/2
人民日报社论中感受改革开放 30 年之变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每年的 1 月 1 日,人民日报都会刊发一篇元旦社论。在改革开放30 周年之际,翻检 30 年来的元旦社论,能感受到这 30 年日新月异,30 年的激荡风云,也能感受到 30 年巨大变化中贯穿始终的根根主线…… 改革开放之初,最重要的任务是工作重心的调整。1979 年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1981 年元旦社论《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调整的巨大任务》,从标题就知道内容重心所在。1982 年,元旦社论的标题透出乐观情绪《一年更比一年好 定叫今年胜去年》,文中列举了三条“今年胜去年”的理由:全党的思想统一了;找到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新路子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起来了。今日读来,仍然倍觉鼓舞。 从 1983 年的“改革要坚决,经济要抓紧”,到 1985 年的“和衷共济搞四化”,到 1990年的“为进一步稳定发展而奋斗”,到 1996 年的“两手抓、两手硬”,到 2002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 2006 年的“一个志在伟大复兴的民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再到 2008 年的“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字记录历史,历史凝聚文字,从中感受 30 年的历程、30 年的精神、30 年的巨变,让人感叹:改革、发展波澜壮阔,奋进、探索纵横捭阖。 从这些元旦社论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个个里程碑、一块块界标石。1990 年,第十一届亚运会,“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1992 年,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 2 万亿;1995 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世界为之瞩目”;1997 年,香港回归,完成“百年来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宿愿”;2003 年,非典疫情突如其来……可以想见,明年的元旦社论中,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也将体现其中。从过去到现在,这桩桩件件,历历在目。这些事件、数据,勾画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描绘民族复兴之路上风起云涌的壮阔风光。 30 年元旦社论中可见:变的,是一年年国家和社会的面貌,是不断调整深化的发展思路;不变的,是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是从未偏离的政策主线。而尤为让人感喟的,是在不断前行中永在奔腾的精神血脉。 我们能看到,这是充满忧患意识的 30 年。几乎每年的元旦社论中,都强调了发展的困难、前行的艰辛,文字间满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忧患。 1980 年代的第一天,社论中用了这样的比喻:“在我们祖国这条巨轮的伟大航程中,水面会遇到风浪,水下会出现暗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作文素材之时评例文 人民日报社论中感受改革开放30年之变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