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杜甫是盛唐诗歌的另一座高峰,被誉为“诗圣”。他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巨人,世人称他们“李杜”。“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动荡的时代大潮不仅洗去了盛唐的繁华,也洗去了盛唐文风的锦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杜甫,目睹时代的巨变和底层群众无穷无尽的苦难。在巨大的悲怆中以一颗“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敏感之心,以积极的入世精神,紧握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用枯瘦的手去蘸起人民墨汁般浓黑的悲哀”,去直面战乱和社会的残酷,将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融在了自己的笔下,铸成了“三吏”“三别”等如金铁所铸、让百代警耸的字句。“诗旨未能忘救物”,从杜甫开始,唐诗终于摆脱了花前月下、山水田园和边塞离情的束缚,走向了更为广泛的社会现实,将时代动荡的主旋律悲歌吟唱给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本专题选取了杜甫具有代表性的四首诗,充分体现了他那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兵车行》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罪恶。《旅夜书怀》抒写自己失去依托、漂泊无定的孤独愤慨之情。《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借王昭君这一形象抒写自己的悲愤,表达了对唐王朝的愤慨之情。《客至》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的记事诗,表现了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学生用书 P26]愁苦类意象这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芭蕉。在诗文中,它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代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3.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4.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5.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苦啼,直到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如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