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_第1页
1/2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_第2页
2/2
完成时间:35 分钟1、作者简介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 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2、背景介绍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全篇可分为三部分,概括大意。第一部分(第 1 段), 第二部分(第 2 段), 第三部分(第 3 段), 二、思考探究《梦游天姥吟留别》1、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2、指出本文第二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 1—2 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历来诗评家都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试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1、第一部分(第 1 段),写入梦之由。 第二部分(第 2 段),写梦中奇景。 第三部分(第 3 段),写惊梦长叹。1、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12015---2016 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姓名 班级 学号 命题人: 杨福利 校对人:李淑祎课题:《梦游天姥吟留别》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用“信难求”的瀛洲反衬出“或可睹”的天姥山之客观存在,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月下清丽之景(1-3) 日升明快之景(4-5) 山中奇幻之景(6-10)天空盛大之景(11-13)3 明确:反映了诗人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全诗前两段侧重对景物的描写,最后一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