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2、掌握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 王维的思想,可以四十岁左右为界限,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具有一定的向往开明政治的热情,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曾经表示了一些不满。像盛唐许多诗人一样,前期也写了一些关于游侠、边塞的诗篇。这些诗或写少年的豪迈,或写大将的英武,或叙征戍之苦,或写凯旋之乐,都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解题: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微观探究1、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提示:该词句中意,放入原句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的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2、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中的“飞白鹭,啭黄鹂”有什么艺术特点? 提示:(1)句式: (2)色彩: 3、“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作者什么愿望,体现他什么心境? 4、你认为《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中哪些诗句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是怎样体现的?(提示:画的特点:色彩、层次、空间) 5、此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示:主要景物——景物的特征——意境—— 思想感情) 1、答案点拨: ①“迟”字用得最好,在诗中是“迟缓”之意。 ② 久雨不停。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 12015---2016 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姓名 班级 学号 命题人: 张月娥 校对人:韩艳玲课题:《积雨辋川庄作》③ 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2、(1)倒装:白鹭翩翩起舞,黄鹂婉啭啼唱。 (2)色彩对比,诗中有画: 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3、用典 :化用典故而不着痕迹。 争席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