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与尹师鲁第一书一、读准字音见绐(dài) 君贶(kuànɡ) 茶荈(chuǎn)砧斧(zhēn) 鼎镬(huò) 俟(sì)二、一词多义(1)书(2)师(3)见(4)绝(5)道(6)虽(7)当(8)非(9)使(10)如(11)以(12)而(13)然三、词类活用(1)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名词作动词,西去)(2)始谋陆赴夷陵(名词作状语,从陆路)(3)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诧)(4)日知进道而已(名词作状语,天天)(5)益慎职,无饮酒(名词用作动词,做好本职工作)(6)往往有亲旧留连(形容词作名词,亲戚和老朋友)(7)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形容词作名词,忠直的声誉)(8)自言我为大不为小(形容词作名词,大事、小事)(9)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形容词作动词,不了解,不清楚)四、古今异义(1)师鲁十二兄书记古义:指办理文书及缮写工作的人员。今义:指党、团等各级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2)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古义:指有德行的人。今义:年长的人。(3)往往①有亲旧留连②① 古义:处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② 古义:难分难舍 , 挽留。 今义: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4)史册所以书之者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示结果。(5)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古义:是两个词 , 然 , 这样; 而,连词。 今义:表转折。(6)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古义:感动发愤。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五、文言句式(1)此亦是不惯见事人也。(判断句)译文:这其实是他们见识的事和人不多。(2)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译文:因此 , ( 我 ) 没有在京城给你留下书信。 (3)疑修有自疑之意者。(宾语前置句)译文:担心我有些怀疑自己的行为。(4)其心欢戚无异庸人。(状语后置句)译文:他们内心的喜乐哀伤竟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5)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定语后置句)译文:有不少对我获罪感到意外 , 并加以安慰的人。 (6)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被动句)译文:我才知道是那个仆人懒得前去送行 , 我被他欺骗了。 (7)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省略句)译文:使 ( 他们 ) 知道这些事应该承担而不能 逃避。 名词作动词,写信。但:只好。深:副词,再三。君贶(kuànɡ):欧阳修的好友王拱辰的字。因:副词,凭借,趁着。道:说、 [资料链接]这是一封朋友之间的书信。写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秋。这一年因上书论救革新派人士范仲淹,先被贬至郢州。其后欧阳修因《与高司谏书》获罪,被贬夷陵县。这封信是到夷陵县后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