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1页
1/7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2页
2/7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3页
3/7
《寡人之于国也》【使用说明】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3.本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预习案】(或基础回顾等)一、基础知识(字词、成语及句式、句子意思理解(至少两句),形式为习题或者让学生自己归纳其中的字词、成语及句式,教师就布置句子意思理解为作业)二、阅读引导(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注重整体的感知和文本重点内容的初步理解,形式注重文章的表现方式或表达技巧;形式为任务驱动(即以问题为任务,让学生完成以达到对文本阅读的引导))问题 1 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问题 2 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问题 3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三、阅读批注和质疑(拔高部分。将学生自己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以批注或者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并能产生内容和形式方面的问题)质疑 1 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质疑 2 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课 题《寡人之于国也》(必修三第三单元)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3.体会孟子在文本中体现的观点对现代社会的意义。重难点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质疑 3 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我的疑问: 【探究案】探究一:1、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探究二:探究二:2.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探究三:读孟子其他方面的学说,结合生活实际谈理解感受 【训练案】(或等拓展)一、综合训练(知识迁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①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②往焉,雉兔者③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④之内有囿方四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