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干部难道有帅哥、美女优先这一条? 在整容的人群中,笔者原以为主要是先天性畸形和后天外伤者,以及艺人和某些爱美的女士。看了最近有关新闻报道,方知整容人群成分有变,其中官员已占相当大比例,先天性畸形和后天外伤者所占比例相应小了。有统计表明,近年来男性整容者的比例增加近一倍,官员整容的数量在逐年上升。 据报道,北京的整容大夫陈焕然在谈到找他整容的人时说:“什么人都有,艺人、阔太太,还来过不少大人物。”他说的“大人物”,是指一些省市级以上领导,“这两年,陆续有官员间接联系我。出于保密,我没统计过具体人数,但官员和太太们加起来,大概能占到我接诊人数的 20%到 25%。” 官员整容,与众不同。他们要求有高度的隐密性,整了还不叫人知道整了,要在不知不觉间,要自然而然地让人看到自己年轻了,俊美了。为了人不知鬼不觉,为了不让人们看到相貌的“突变”,他们偷偷整、悄悄整,往往是先让夫人打前站,或让秘书作安排,“谱”大的还要清场,深夜在保密状态下动手术。据大夫说,官员们的整容手术一般不大,多是去眼袋,去三角眼、鱼尾纹、眉间纹、抬头纹等使面部年轻化的手术。 那些官员为什么不怕刀在脸上切割、针在切口上缝合,非要自讨苦吃呢?答案是明确的,犹如古人所谓女为悦己者容,他们如今则是为悦领导容,也为悦公众容。有位整容的官员说得很直率:“花钱、受罪,其实都是为了给别人看,留下个好印象。”还有位整容官员说得更直率:“40 岁以后,我不想让上级觉得我老了,不想让同事认为我思维迟缓了,希望我看起来还有用。” 当然,这是他们私下对大夫说的,绝不愿公之于众的。据了解,热衷整容官员的年龄多在 40 到 60 岁之间,他们想变年轻,变美,变得潇洒而干练,担心老态会影响自己的公众形象,特别担心影响在上级领导心目中的形象。看看这个年龄段,笔者顿时悟出官员热衷整容的主要原因,意在“继续进步”或“多干几年”啊! 想想可笑也可悲,功夫竟下到整容上。查阅中央用干部的文件,倾听群众对干部的要求,并无帅哥、美女优先这一条。实现年轻化这一条倒是有的,但如今又强调不能“一刀切”。很显然,用干部终究不是以脸蛋和身材为标准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干部何必一味追求年轻貌美呢?对这种干部,老百姓的说法不太好听,叫做“老黄瓜抹绿漆----装嫩”。古人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错的,但古人也反对以貌取人,衡量官员的优劣并非依相貌美丑。战国时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