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离骚节选屈子之魂屈子就如同晚霞的余赭,如淡淡的虹,如黄昏里的暮霭。历史存留下的时间与空间,并不慷慨地赐予他。尔后,倏忽,白影,一闪,他的壮举——“纵身汨罗江”!屈子虽去,其魂不朽!屈子之魂,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魂!他喝尽了杯中酒,却挥不尽忧民泪。对于黎民百姓,他只有选择掩涕,是的,只有掩涕。他的忧民魂,如北风的声声马嘶,南风的嗷嗷虎啸,东风的凄凄龙吟;他的忧民魂,更如那潺潺流动的汨罗江水,永不停息!屈子之魂,是“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的高洁魂!他食花饮露,清眼洗耳,“恐俗之污兮”;他新沐弹冠,新浴振衣,“恐尘之染兮”,朝搴木兰,夕揽宿莽,“恐年岁之不吾与”。他的高洁之魂,如那连天而去的烈雁,丝毫不愿久驻于凡世;他的高洁之魂,更如那绿绿的青莲,出淤泥而不染。于是,肃然成诗:“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子之魂,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魂!他重视人才,栽培芳草,却造出了一片荒秽——势利小人。他一心辅佐君王,君王却听信奸佞将他放逐。他实施美政,联齐抗秦,革新政治,却遭到亲秦派的猛烈迫害。君王闭目塞听将他放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么?孤帐,烛光绚烂,酒令人销魂。他却吟出了“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的诗句!戴叔伦曾吟诵:“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郢破,国破,人亡,家亡!一幕幕的悲剧,是一曲曲的悲魂曲。瑟瑟的寒风,让人不寒而栗,残阳照着江面,暮霭笼罩着江身。孰知,寒风过去不是温暖,残阳之后不是满月,暮霭之后不是黎明?本 色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色。对于一个人来说,这种底色,是品德、行为、知识、能力等方方面面基本因素的积累。生命有了底色,就会百折不挠、迎难而上,就会奋力拼搏、与时俱进,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气。这种底气,表现为蓬勃向上的朝气,敢打敢拼的锐气,宁折不弯的正气。打足底气,生命就可以凸显踏踏实实、堂堂正正、大大方方的基本风格。底气足,生命可以气吞山河;底气没了,生命也就奄奄一息。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线。守住底线,则出淤泥而丝毫不染,近雷池而半步不越,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本色既体现共性也展示个性。对生命无限热爱,对事业无限忠诚,是共性的反映;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不重复昨天,是个性的张扬。改革者的本色体现为一个“敢”字。他们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干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