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大凡文学作品总离不开描写。描写能够把客观事物生动、具体地再现在读者眼前,促使人凝神遐想。正如宋代诗人梅尧臣所说:“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可以这样说,把作者所要写的事物逼真地“搬到”读者眼前,这既是描写的基本目的,又是描写所应达到的妙境。写景状物,使读者产生如在眼前的逼真之感,首先要做到“像”,用绘画的术语说,就是要做到形似。其次是要做到神似,即被描绘的事物要达到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效果把客观事物写“活”往往还要求作者善于把自己的感情融注于作品之中,引起读者的共鸣。【技法点拨】 景物描写,就是描写人们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景物和社会景物。上佳的景物描写应当是情趣盎然,耐人寻味的,也是个性鲜活的。当然景物描写也是有一定具体方法可循的,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就可以写好景物。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以供学习和借鉴。一、抓住特点,准确描写正如写人要有个性,写景则要有特色,要想给人独特鲜明的印象,就必须突出该景物的独特之处。任何一个景物都是由许多物象构成的,但不能将它们从头到尾、不分巨细地全部描写出来,而是要抓住该景物的独特之处加以描写。这样,才能避免“千景一律”的弊端,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比如,贾平凹的散文《读山》中,有一段描写山雾的文字:陡然间,那雾就起身了,一团一团,先是那么翻滚,似乎是在滚着雪球。滚着滚着,满世界都白茫茫一片了,偶尔就露出山顶,林木蒙蒙地细腻了,温柔了,脉脉地有着情味接着山根也出来了。但山腰,还是白的,白得空空的。正感叹着,一眨眼,云雾却倏忽散去,从此不知消失在哪里了。作者说雾“起身了”,接着像是在“滚雪球”,朦胧的雾气使山林变得温柔了。最后,它却玩腻了似的,“倏忽散去”了,这样,变幻莫测的山雾就有了个性,显得顽皮可爱而又不失脉脉温情。要抓住特点,就要对景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同学描写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主要的原因是作者对所写的景物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而成功的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则都是作者对所写景物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的结果。二、确定观察点,选择观察角度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观察角度有两种:一是定点观察,二是移步换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