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谈神说鬼寄幽怀 3.《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孩子应该是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可孙悟空却遇到了一个不甚可爱、超级邪乎的红孩儿。这是谁家的孩子?他有什么不俗之处,竟然让神通广大的孙大圣也感到头痛?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摩擦?最后双方交手结果如何?阅读全文,你就会被曲折有致的故事吸引,同时体会红孩儿、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吴承恩(约 1501—约 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记》。吴承恩幼时跟从父亲遍游淮安近郊的古寺丛林,听来许多优美神奇的神话故事。他从小就有好听奇闻的习性,在读私塾时,经常瞒着父亲和老师,偷偷地阅读“野言稗史”。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30 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其中感触最深的是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经的故事。玄奘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 ,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50 岁左右,吴承恩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完成《西游记》的创作。《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优秀的章回体神话长篇小说。1.注字音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悚惧剿除撇下虔诚皈依拯救嗔喜三昧伫立抖擞提提防囫囵提醒——模模仿埋埋怨模样埋葬2.写汉字词语易错字词语易错字zuó 下马招 pìncuì 火pīnɡ 婷1纯 cuì盘 jié出类拔 cuìjié 据鞠躬尽 cuì尸 hái驰 chěnɡ意 ɡāi3.集词语(1)课本中的成语、词语凶多吉少:指估计事态的发展趋势不妙,凶害多,吉利少。明火执杖: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明,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