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六一居士传秋晚书怀高士谈肃肃霜秋晚,荒荒寒日斜。老松经岁叶,寒菊过时花。天阔愁孤鸟,江流悯断槎。有巢相唤急,独立羡归鸦。【赏析】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怀念故国的五律。首联以“肃肃”形容秋风强劲肃杀 , 以“荒荒”摹拟寒日暗淡无际 , 渲染出一片晚秋萧条的景象 , 为全诗奠定了深沉悲切的感情 基调。颔联以物自喻,写自己风烛残年,犹如经岁的老松霜叶,又似秋节后枯萎的菊花,行将干枯。颈联先写晚秋时节,一反“天高任鸟飞”的秋高气爽,而断言“天阔愁孤鸟”,一个“孤”字,可使鸟愁天阔。尾联写鸟儿尚有巢,同类相呼急,而自己却孤独地一个人站立在晚秋的斜晖中,羡慕它们。作者借景抒怀,将自己的风烛残年与晚秋的松菊、孤鸟、江流、断槎诸事物联系在一起,更显得愁思深沉悲切。【思考】 这首诗的首联在表达上起什么作用?【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作者卡片]姓 名欧阳修生卒年1007-1072字号称谓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籍 贯吉水(今江西吉安)主要成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新五代史》《集古录》《欧阳文忠集》[写作背景]欧阳修写这篇《六一居士传》时,已经 64 岁,自 24 岁应试及第,授西京留守推官,步入仕途,已整整 40 年。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王朝。写作此文时,既老且病,春蚕丝尽,蜡泪将干。更何况,40 年中,群小与新党中人交相煎迫,以至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到了暮年,还经历了“濮议”之争的惊涛骇浪:宋仁宗死,无子,欧阳修时在朝廷,与韩琦等议立英宗。英宗是濮安懿王赵允让的亲生子。濮王死后,英宗按例追赠尊亲。有人认为,英宗只能称生身之父允让为皇伯,不能称父。欧阳修力辟其非。御史弹劾欧阳修“首开邪议”,欧阳修著《濮议》来反驳。这场宫廷风波使欧阳修“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致仕;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一、字音滁山(chú) 颍水(yǐnɡ) 恻然(cè)骸骨(hái) 诮(qiào) 珪(ɡuī)彊(qiánɡ)二、通假字① 聊以志吾之乐尔 尔 , 通“耳” , 罢了 ②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 讫 , 通“迄” , 到 ③ 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彊 , 通“强” , 强壮、支撑 ④ 累于此者既佚矣 佚 , 通“逸” , 安逸 三、一词多义(1)幸(2)患(3)固(4)疾四、词类活用① 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 形容词使动用法 , 使……劳累 ② 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形容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