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文明的对话(问题探讨)9 拿来主义学案 苏教版必修3-苏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文明的对话(问题探讨)9 拿来主义学案 苏教版必修3-苏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1页
1/16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文明的对话(问题探讨)9 拿来主义学案 苏教版必修3-苏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2页
2/16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文明的对话(问题探讨)9 拿来主义学案 苏教版必修3-苏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3页
3/16
9 拿来主义◎语林撷英鲁迅名句集锦1.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2.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3.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4.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5.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6.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8.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诗海拾贝无 题鲁 迅万家墨面没蒿莱①,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②,于无声处听惊雷。【注】 ①墨:黑色。墨面:此处形容凋零破败的模样。没:隐藏。蒿(hāo):香蒿,青蒿。莱(lái):一年生草本植物。②浩:浩大。茫:茫茫,面积大,看不清边沿。广宇:广阔的宇宙。【赏析】 本诗中,诗人以深沉的笔调描绘了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中人民的困苦生活,万家凋零破败,淹没在蒿草丛中,人民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情景。同时诗人心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首诗歌依然是诗人痛定之后的长歌当哭,动地的哀吟之中,是对惊雷的期待。鲁迅没有李白的疏狂,没有杜甫的愁苦,有的是屈原那样飞扬驰骋的想象和绵密深刻的忧思。从“我以我血荐轩辕”到“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耗尽了一生的精力。心事浩茫,不为国君,为万家墨面的人民。 [学生用书 P51]◎作者档案【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 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五四运动前后,参与《新青年》杂志的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36 年 10 月 19【作品】 1918 年 5 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先后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日,这位伟大的文化巨人因积劳成疾卒于上海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诗文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评价】 “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人物颂歌世纪文化伟人——鲁迅在那个硝烟四起、战火弥漫的年代,你不甘愿就这样庸庸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文明的对话(问题探讨)9 拿来主义学案 苏教版必修3-苏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