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燕歌行》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燕歌行》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语文学案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燕歌行》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语文学案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燕歌行》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语文学案_第3页
3/3
燕歌行(教师版) 【学习目标】1. 诵读诗歌,鉴赏诗歌。 2. 正确地看待战争,并感受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 3.分析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1、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 2、赏析艺术技巧。【预学案】一、教材助读(一)作者介绍及背景:高适(约 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高适的诗风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在描写边塞的战斗生活时,他侧重于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在《燕歌行》中,他就将沙漠的荒凉环境,激烈的战斗气氛,士兵的复杂心态等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雄厚豪健、悲壮浑朴的艺术风格。他的一些赠别诗,如《别董大》、《别韦参军》也具有他的边塞诗豪迈动人的气概。(二)资料补充 边塞诗派:在唐代,有一批诗人,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 边塞诗主要以描写边塞风光、守边将士的生活及征人思妇相思为主,反映边塞征战生活。边塞诗的出现与大唐帝国的疆域不断扩大导致的开边战争与众多盛唐士人渴望通过战功谋求功名有关。边塞诗是唐代主要的诗歌流派之一。 歌行:歌行体歌行体歌行体歌行体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一般篇幅较长,以叙事为主,音节格律相对自由,以七言为主。我们以前学过的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二、字音辨识 燕 歌 yān 旌 旆 jīnɡpèi 逶 迤 wēiyí 碣 石jié 塞草腓 féi 玉箸 zhù 蓟北 jì 单于 本文描写了一场惨烈的战争,以战斗过程为线索,这场战争共分为几个环节?试进行归纳每一环节的主题。 明确:四个环节,第一节(1-8 句)写出征,着力烘托气氛; 第二节(9-16 句)写战事失利,揭示其原因; 第三节(17-24 句)写被围之痛,刻画相思之苦; 第四节(25-结尾)写死斗,突出壮志豪情。 2、试分析“摐金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燕歌行》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