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学习目的] 1. 学习常用实词和虚词“顾”“稍”“置”“去”“归”等的用法。 2. 学习文言文中词类现象(名词作状语)的一般规律。 3. 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 4. 分析归有光散文的一般特点。 [学习过程] 一.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2-1571),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他自幼苦读,九岁能文,但命途不顺,35岁才中举人,后来连续八次考进士不第。无奈,后来迁居至上海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读书讲学二十余年。学生称之为震川先生。到 60 岁他才中了进士,授县令职,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有《震川文集》40 卷。 归有光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反对拟古主义,反对“拾人之涕唾”,提倡独抒胸臆,强调真情实感。他的这种文风,发扬了唐宋古文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后人誉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归有光的散文不是写重大的社会题材,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项脊轩志》可为代表。 二. 解决字音 渗漉( ) 修葺( ) 垣墙( ) 栏楯( ) 冥然( ) 老妪( ) 先妣( ) 呱呱( ) 象笏( ) 长号( ) 扃牖( ) 凭几( ) 偃仰( ) 瞻顾( ) 三. 重要实词 虚词 词语 用心 爱心 专心1逾:越过 而:你 乳:名作动 用乳汁喂养 兹:这里 若:你 竟:全 、整 类:像 比:及、等到 效:用作动词,得到效果 禁:忍住 得:能够 大母:祖母 往往:古义,到处 今义,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呱呱:gū 小儿哭泣 guā 象声词,形容鸭子 、青蛙等的响亮的叫声。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上。 先妣:已死的母亲,《礼记》:“生曰父、 曰母、 曰妻,死曰考、 曰妣 、曰嫔。” 四. 整体把握课文 1. 把握全文思路 1)第一段,主要写项脊轩修缮前后的不同情况以及作者在这里生活读书的情趣。修缮前,小轩小、破、暗;修缮后,小轩亮、雅、静;作者“偃仰”其中,轩前小鸟、月影相伴,充满诗情画意。 2)第二段承上启下,“多可喜”承上,“多可悲”启下。 3)第三段重点写悲,从家庭的变化写到对亲人的思念。先写由于诸父异爨,家中一片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