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课 项脊轩志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渗漉(shèn) (2)修葺(qì) (3)栏楯(shǔn)(4)偃仰(yǎn) (5)异爨(cuàn) (6)先妣(bǐ)(7)呱呱而泣(ɡū) (8)以手阖门(hé) (9)长号(háo)二、文言基础知识梳理1.通假字而母立于兹 通“尔”,你2.古今异义(1)室仅方丈古义:一丈见方。今义: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寺院的住持。(2)往往而是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3)先大母婢也古义:去世。今义:时间或次序在前的 ( 跟“后”相对 ) ;表示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 3.一词多义(1)顾(2)稍(3)置(4)去(5)归4.词类活用(1)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名词作状语,向下。(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名词作状语,从上面。(3)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名词作状语,向西。(4)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名词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手。5.文言句式(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句。(3)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 ( 读书于轩中 ) 。 (4)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被动句。6.翻译句子(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译文: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疏密交错,微风吹来,树影摇动 , 美丽可爱。(2)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译文: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三、名言警句1.课本名句(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2.课外名句(1)文章,天地之元气,得之者直与天地同流。——归有光(2)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归有光一、作者简介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代古文家。后徙居嘉定(今上海嘉定),读书讲学,生徒多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他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提倡“出于胸臆”,强调真实情感,发扬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因此被人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可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二、背景展示归有光原居昆山,“项脊轩”是他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他 35 岁中举后,徙居嘉定安亭江上,授徒讲学,不复回故里。由此可以推知,他 18 岁写此文,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