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课 项脊轩志导学目标 1.了解明代散文概况,尤其是唐宋派和归有光。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文脉贯通的特点。3.感受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及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课内自主学习一 文化常识1.走近作者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明代古文家。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多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他的散文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可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代表作除《项脊轩志》外,还有《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等。后人集其散文、诗歌成《震川先生集》。2.背景解读归有光原居昆山,“项脊轩”是他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轩,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3.古文知识积累人名与称谓(1)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家父”,称呼对方的父亲用“令尊”。(2)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3)对皇帝的称呼,有谥号、年号和庙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4)所谓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如汉建元、晋永和、唐贞观、宋元嘉、明万历、清康熙。(5)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考”“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合称“考妣”,如成语“如丧考妣”。(6)古代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因身份不同而有别,“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7)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谥号一般有褒有贬,如周厉王即是恶谥。(8)谦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