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自主赏析 项脊轩志1.掌握“志”这种古代文体的特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悲”“喜”之情。2.欣赏课文主要细节的描写,体会课文“事细情真”的特点。3.归纳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常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前预习(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1.走近作者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现在江苏昆山)人。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顺,35 岁才中举人,后连续 8 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至嘉定(现在上海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读书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 60 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文风发扬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明文综序》),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2.了解背景归有光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时期,当时明王朝的统治者十分昏庸腐朽,长期处于清贫生活中的作者敢于正视现实,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时代矛盾,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由于归有光生平足迹涉猎不广,他自己也以“不得当世奇功伟烈书之为恨事”,所以他的散文题材较狭窄,只能就日常交往、身边琐事,尤其是以家人、父子、夫妇之情着笔。作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耳闻目睹,感受深笃,因而文字委婉凄恻,深刻动人。本文《项脊轩志》,是归有光代表作之一。(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1.读准字音渗漉(shèn lù)修葺(qì)偃仰(yǎn)冥然(mínɡ)兀坐(wù)万籁(lài)异爨(cuàn)先妣(bǐ)妪(yù)阖门(hé)象笏(hù)瞻顾(zhān)扃牖(jiōnɡ yǒu)枇杷(pí pá)栏楯(shǔn)呱呱(ɡū)门扉(fēi)2.古今异义(1)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珊珊(2)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往往3.一词多义(一)虚词(1)(2)(3)(4)(二)实词(1)(2)(3)(4)4.词类活用(1)雨泽下注(名词作状语,向下)(2)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垣墙,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3)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名词作状语,从上面)(4)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宴,名词作动词,吃饭)(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手)5.特殊句式(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2)前辟四窗,垣墙周庭。(省略句)(3)其制稍异于前。(状语后置句)(4)得不焚。(被动句)进入课堂(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1.作者的书斋项脊轩以前是什么样子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