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2.学习本文以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写法。3.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句式。课前预习(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1.走近作者《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率直鲁莽的子路,温雅贤良的颜回,聪颖善辩的子贡,潇洒脱俗的曾皙等。 现存《论语》20 篇,492 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 444 章,记录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 48 章。2.了解背景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诸侯争相称霸,人民流离失所。面对这种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孔子试图用自己以“礼”“仁”为核心的政治主张,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于是他周游列国,希望找到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却四处碰壁。于是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致力于教育工作,影响深远。本文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1.读准字音饥馑(jǐn)比(bì)及哂(shěn)笑铿(kēnɡ)尔舞雩(yú)喟(kuì)然2.掌握通假(1)鼓瑟希(“希”通“稀”。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春”莫通“暮”。莫春,指三月。)3.一词多义(一)虚词(1)如(2)以(3)与(4)尔(二)实词(1)方(2)加4.词类活用(1)端章甫(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风乎舞雩(名词用作动词,吹风)(3)三子者出,曾皙后(名词用作动词,走在后面)(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相,大事)5.特殊句式(1)毋吾以也。(宾语前置,“毋”同“无”)(2)不吾知也!(宾语前置,没人知道我呀)(3)则何以哉?(宾语前置,那么你们做些什么)(4)何伤乎?(宾语前置,又有什么关系呢)进入课堂(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1.第①段中的关键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侍”。一个“侍”字把孔子和弟子之间的身份、地位全交代清楚了。2.“以吾一日长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