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课 菩萨蛮(其二)导学目标 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2.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课内自主学习一 文化常识1.走近作者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代表作品有《秦妇吟》等。2.诗作背景韦庄生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时代,一生饱经离乱漂泊之苦。黄巢攻破长安,他逃往南方,到处流浪。直到 59 岁,才结束了这漂泊流离的生活。《菩萨蛮》这组词创作于韦庄晚年寓居蜀地时期,是作者为回忆江南旧游而作。3.古文知识积累(1)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2)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其权大小有别,皆为刺史总军戎者。唐初,诸州刺史加号持节,后有节度使,持节之称遂废。(3)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但是“践政、践莅”是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要注意区分。(4)“弹劾”是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5)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五代时西蜀的文学流派,尊唐末词人温庭筠为鼻祖。主要成员有韦庄、薜昭蕴、毛文锡、牛希济等人。后蜀赵崇祚把这些人的作品辑录成集,名《花间集》,故称“花间派”。花间词派的作者适应当时宫廷生活的需要,多写闺阁闲情,描写女人姿色,浓艳华丽,构成“香而软”的风格。其中,韦庄成就较高,其词清丽疏淡,质朴自然,感情真挚,代表作品如《菩萨蛮》五首等。二 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① 垆(lú) ② 皓腕(hào_wàn)2.词语解释(1)游人只合江南老 只合:只应(2)画船听雨眠 画船: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3)垆边人似月 垆边: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安放酒瓮的土台子3.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春水碧于天 (应为“春水于天碧”)4.默写填空(1)韦庄的《菩萨蛮(其二)》中表现他人劝词人留在江南的句子是:“ , ”。(2)描写江南风景之美的句子是:“ , ”。(3)描写江南人物之美的句子是:“ , ”。(4)抒发诗人漂泊难归的愁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