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师学习总结集合 5 篇老师学习总结 篇 1 下面由英语老师主要跟大家谈一谈我的学习总结。 1、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新课改下的知识传授者。 2、老师成为学生进展的促进者。 3、老师成为讨论者。 她认为,老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已有如下变化: 1、知识传授者依旧是新课改中的角色,但不再是老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 2、老师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同样,老师应该成为学生进展的促进者。具体表现在: 1、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 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进展元认知能力。 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育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许,我们会问,什么是“元认知能力”? 还有,老师还要成为讨论者。也就是说,每一位老师都有能力、并且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讨论和改进,提出改进意见。 教材要“二次开发”,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俞红珍教授认为,目前老师有两种教材观:一种叫“圣经式”的教材观,另一种叫“材料式”的教材观。她认为,这两种教材观分别代表了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其中孰优孰劣是显而易见的。她认为,“材料式”的教材观更注重服务意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更注重过程导向,更灵活,更有助于老师专业的自主进展。 俞教授认为,通过教材“二次开发”,能达到这样几个目的: 1、适应情景,促进教材个性化; 2、弥补教材的内在缺失; 3、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老师学习总结 篇 2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 100 条建议》,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给我们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会遇到落伍无可救药的,因而老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他把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归结于老师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他告诫我们要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现在的后进生怎么产生的,或许就是应验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吧,“我们没有合理的个别对待学生”。以至于现在一个班里会有那么多的后进生,而老师们当然也包括我,就知道去埋怨学生,认为学生没有好好学,甚至认为他们“笨”反应慢,可是我们何尝不换位思考一下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