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学学韩国泡菜 2010 年 9 月,韩国大白菜的零售价达到史上最高点:每颗 1.38 万韩元,约合人民币 82元。一时间白菜成了金菜。据说,4800 多万的韩国人,每年至少要吃掉将近 150 万吨泡菜。因此,当下最受韩国国民关注的。就是俨然成为“金菜”的大白菜,以及由此引发的泡菜危机。 据韩国关税厅统计,目前,韩国共向 54 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泡幕。去年泡菜出口额达到8939 万美元。今年若不是遭遇泡菜危机,出口额应该比去年更令韩国人心旷神怡。 那么,韩国泡菜到底具有何等超凡魔力,竞能以白菜萝卜的庸常之躯,被不同肤色的人津津乐道,且冠以历史悠久、享誉全球的美名呢? 其实,泡菜的制作并不复杂。就是把大白菜用适量的盐腌起来。再配以各种佐辅料和大白菜一起,搅拌均匀,密封发酵。 然而,韩国人说,恰恰在那看似简单的操作中。他们会特别注意三点:第一,只用纯净水:第二,配料用的粥熬好后,一定要耐心等待其凉至 50℃时放入。第三。其他佐辅料,一定要选择最优质的。正是这特别注重的细节,成就了韩国的泡菜。 在韩国,不论生产泡菜的工厂,还是只为佐餐的家庭腌制,虽然在制作材料上依据自己的喜好各有差异,大体的做法却始终一致。韩国人对待泡菜如同呵护自己的孩子。它被称为“用母爱腌制出的亲情”。因此,泡菜早已超越佐餐佳肴,升华成了韩国特有的传统和文化,成为人们心中的“国菜”。 声声赞叹,阳光般,一朵朵盛开。这样的坚持传统,这样的摒弃机巧,这样的倾情挚爱,着实令人钦佩。 我国乃美食大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使得中华美食享誉全球。可近年来在逐利支配下,精益求精渐渐远去了,代之的是短视,是暴利,是良心道德的晦暗。殊不知这样的结果既毁了他人,也毁了自己。 前段时间,“一滴香”的名字,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它的神奇,在于只需滴上一两滴,清水立刻就能变成高汤。 真正的高汤汤底,应该由牛骨、猪骨、鸡骨等,添加天然香料,以文火慢慢熬制而成。时间越久,汤味越浓。然而,“一滴香”的出现使制汤变得省钱省时省力,加上价格低廉、味道香浓,故颇受火锅店、米线店老板的欢迎。可这些香浓的美味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添加荆,在美的外衣下,吞噬的是饮食者的健康。 韩国的泡菜,因为遵循优良的传统,得以历史悠久,誉满全球。而我们的饭店,为了追逐利润,竟恨不得在每锅里都滴上“一滴香”。 鸭蛋苏丹红,猪肉瘦肉精,牛内注凉水,馒头漂白粉……凡此种种,如同一波波的暗涌,正狞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