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实施水平的自查报告 一、指导思想:仔细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坚持素养教育方向,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培育学生的良好品行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全面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老师的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增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养,狠抓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二、课程设置与管理1.为确保学校顺利且有效地实现课程实施,我校制定了明晰的新课程理念学习制度,以集体与自学相结合为学习方式,每位老师做到学习有记录,并通过理论测试、文章撰写及课堂实践等形式作为检查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对于新出炉的课程理念,学校通过会议、网络等渠道进行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能够紧紧围绕先进的教学理念,施校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尽最大努力地体现教育理念。在新课程实施中,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符合素养教育的办学思想,有自己学校规划、工作计划和总结。2. 严格按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综合)设置课程。开齐了国家课程科目,从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老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安全一致;严格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一~三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四~五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针对不同年级开设生命教育、信息技术课、国学启蒙课,三~五年级开设英语课,都能够符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的要求。虽然在师资上,还不能够有专职老师,但与从前相比,实在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3.老师队伍建设上,在配备上我们虽然无能为力,但努力发挥现有老师的作用,每位老师都兼代多门课程,保证了开齐课程。教学设施配置上正逐步完善,力争与现在的教学要求平衡。4.教学讨论和教学活动,做到了教研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计划右针对性,便于操作;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一部分老师的教研文章发表,参加了公开课、优质课的评选。老师上课,备课上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对重难点的分析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目标;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练习安排适当,绝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采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以培育学生猎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中心,运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学习,并分层次培育,面对全体,因材施教。作业设置和批改有记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