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职场“马屁精” 提起和我对桌的小童,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她的嘴巴甜得能流出蜜糖来,年纪轻轻“拍马屁”的功夫已是炉火纯青,不管是海归的经理还是精明的总监,都被她“拍”得飘飘然不知所以。我曾经提醒小童不要落下个溜须拍马的恶名,可她却自有一套理论:“现代职场需要‘马屁精’,而且是高品位的‘马屁精’!” 为“拍马屁”正名 我和小童所在的部门是搞技术的,上下级之间虽然一起办公,却有点“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大家见到领导,除了必不可少的寒暄外,似乎总没有多余的话语。可自从小童来了,大家就发现一切都不一样啦。小童向领导汇报请示的事儿特多,以致于小童前脚进了上司办公室,后脚就有一些同事叽叽喳喳,传来一片鄙视和不屑的议论声。 小童是个精细的人,借机向我打听。我以老员工的姿态,语重心长地说:“咱们是搞技术的,还是靠真本事。以前调来过一个不学无术的马屁精,整天就爱和领导黏糊。结果靠吹牛吹出来的任务完成不了,业绩一塌糊涂,同事们也看不起他,最后灰溜溜地走了。这可是个教训!” 小童笑了:“看来这个教训还留下了一个更大的影响:如果谁主动和领导多搭讪,说领导喜欢的话就是阿谀奉承,就是点头哈腰地拍马屁,是不是?怪不得咱们部门里的气氛又压抑又沉闷。原来每个人都担心被扣上‘马屁精’的帽子。是不是大家都觉得只有远离上司、孤立上司,才能保持‘无欲则刚’的清高?”对于这个,我也只能承认:“大概差不多吧,反正注意点好。” “原来是被低级马屁精破坏了拍马屁的原本涵义!”小童又笑了,说:“‘拍马屁’这个词的原本涵义,绝对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低俗。古代的蒙古人把马当作自己的家人看待,每天无论是骑上还是跨下,总要先拍拍马的屁股,作为一种无声的交流,表达自己对马的感激、爱护和信任之情。可见拍马屁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是同伴之间必不可少的交流与沟通。” “什么,拍马屁还是交流与沟通?”我还真有点不相信。 “马屁”面前人人平等 小童所在的运行处,因为工作需要常常要和其他部门联系,这个岗位换了几茬儿人,都难以让经理满意。小童接下这份工作的时候,我暗暗担心,小童第一次去综保处,遇见那个难说话爆脾气的唐处长,准碰个钉子。可是小童却初战告捷。 原来,小童刚刚进门,就看到唐处长正指挥属下处理一堆材料,忙得不可开交。小童没有贸然打断他,而是静静地站在一边,边等待边观察,然后走到了唐处长座位边的隔板前,仔细端详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