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备于我【画面描述】 一条以“少儿图书”为头的毒蛇,口吐“成人化内容”的信子,追击一个背着书包,惊慌逃跑的孩童。【寓意点评】 漫画揭示了“成人化”的图书正严重侵蚀着孩子们纯真童心的现象。第 1 步 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鼓瑟希(“希”同“稀”)(2)莫春者(“莫”同“暮”)(3)孰能为之大(“之”同“其”)(4)则为狼疾人也(“狼疾”同“狼藉”,昏乱,糊涂)(5)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适”同“啻”,但,仅仅)第 2 步 一词多义——送你一双慧眼(1)作(2)与第 3 步 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3)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4)曾皙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小:小赞礼者;大:大赞礼者)第 4 步 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加之以师旅古义:泛指军队。今义:军队编制单位。 (2)宗庙之事,如会同古义:诸侯会盟之事。今义:跟有关方面联合起来。第 5 步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善人也,信人也(判断句)译文:是好人,实在人。(2)不吾知也(宾语前置)译文:没有人了解我。(3)则何以哉(宾语前置)译文:那你们将怎么办呢?(4)尔何如(宾语前置)译文:你怎么样?(5)何伤乎(宾语前置)译文:那有什么妨碍呢?(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译文:有别国军队侵犯它,接着把灾荒加给它。(7)为国以礼(状语后置)译文:治理国家应该讲求礼让。 ( 或“用礼让治理国家” ) (8)万物皆备于我矣(状语后置)译文:一切我都具备了。孔子的社会理想孔子的社会理想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了解:第一,人民的基本需求必须得到满足。《颜渊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这番话,其实体现出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的论点。足食和足兵,都是为政者建立民信的首要条件。如在二者之间择一,则必以“足食”为重。孔子十分清楚,“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在基本需求方面得到了满足,社会才会变得安定及和谐。至于孔子后面的答复,是从现实生活提升到理想层次。从理想方面出发,人生的价值,必须以满足道德的要求为优先。孔子言谈中的“信”,就是属于道德范畴之一。第二,对于财富分配必须均衡。孔子在《季氏篇》开篇即说道:“丘也闻有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