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快 阁高考资源网[写作背景] 黄庭坚被任命为吉州太和县知县后,于元丰四年(1081)到达任所。这是他人仕以来首次担任地方官,处理公事十分认真负责。他亲见人民的种种疾苦,而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甚至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对这一切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元丰五年(1082)秋天的一个傍晚,他在处理公事之余,登上赣江边上的快阁,目有所见,心有所感,即将其所见所感写入了《登快阁》这首诗。 [层次结构] 诗人登临之阁以“快”命名,全诗即以“快”字为脉络,生发出层层诗意。诗共八句,可分四层: 首联入题。写登阁的时间和心境。因为厌倦官务,故欲求快意,于是以登上快阁为快事。“倚晚晴”点明登阁时间在傍晚,由“晚晴”二字转出下面两句的景物描绘。 颔联绘景。写登阁远眺所见山水胜迹,画出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从中求得快意。 颈联抒情。从远眺景物回到自身处境,抒写世无知音、唯有借酒浇愁的心情,透射出兀傲不群的性格。 尾联述志。由眼前江水展开联想,拓展诗境,表述了摆脱拘束、追求精神自由的意愿。 [内容述评] 这是一首登临之作,抒发的是个人的感受和情怀,并未直接反映当时的时事政治和民生疾苦。但是,却真实记录了封建社会中比较正直的知识分子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苦闷和追求,显示出他们的个性和人格。 诗中首先表现了厌倦官务的情绪。“痴儿了却公家事”一句,把自己称为“痴儿”,即带有自我嘲讽的意味。由于官位低下,公务冗杂,诗人急欲排遣心中的失意无聊之情,于是登上快阁,在“倚晚晴”之际,追求精神上的放松与舒展。 其次,诗人在深感落寞孤独的处境中,又保持着自我人格的兀傲不群。这主要体现在“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二句中。世无知音,空白拨弄朱弦,又有谁来赏识?还是像阮籍那样,到美酒中去讨生活吧。苦闷、孤寂,知音难觅,情怀难解,只有借酒浇愁,聊宽心胸。“青眼”二字,显示了作者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及其人格的兀傲不群。 用心 爱心 专心 诗的最后两句更表明了诗人的一种人生追求。“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表面看来只是反映了一种倦于世事、归隐故园的意愿,实质上是表明了他想摆脱纷扰现实的拘束,追求一种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他想成为自然界没有机诈之心的白鸥的盟友,过一种纯朴的、没有猜忌的生活,这正透露出他对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的不满。 综上所述,可见这类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