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运行的监视和调整操作方面来说, “稳定”是关键,压力,温度,水位,负压,制粉等等参数,保持稳定工况是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简单来说 ,稳定工况主要通过“平衡”这一手段取得,例如外界负荷与炉内燃烧工况取得平衡,则压力稳定;给水量与蒸发量取得平衡,则水位稳定;引风量与送风量相平衡,则负压稳定。而根据锅炉运行调节的目的,采取必要的调节手段 ,是每一个运行人员应掌握的知识。日常调节的关键------“汽压”在锅炉各主要参数中,保持主汽压力稳定是其中关键,只有汽压稳定了,其余参数才能稳定下来。汽压不稳,汽温,水位都会随之变化,所以调节时首先要从压力着手。汽压分为外扰和内扰,外扰即外界负荷变化,内扰即炉内工况改变,故保持炉内燃烧工况的稳定是汽压稳定的前提。学习锅炉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锅炉圈!如果燃烧工况发生改变,比如风粉比,煤粉发热量等因素改变,压力就会发生变化,要求我们进行调节,从而在炉内工况变化的过渡状态进入稳定燃烧状态。关注氧量变化氧量是监视炉内过量空气系数的一个指标,它与炉内燃烧工况的变化息息相关,如果在外界负荷,燃烧方式,引送风量,漏风量等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氧量就与炉内燃料的放热量相对应。一般来说,稳定工况下,炉内的放热量与送风量相匹配,氧量保持基本不变,主 汽压力也相应稳定在某一数值。氧量增大,说明炉内放热量小于送风量,这时压力就会下降,就要求加大燃料量供给,维持压力。而因为汽包的蓄热能力和燃烧设备的惯性,主汽压力的变化速度慢于氧量的变化速度,因此,关注氧量变化就可以提前判断压力的变化方向,从而对压力的调节起到超前调节的效果,这是调节压力稳定运行的一个主要依据。当然氧量变化也不能完全说明是燃料放热量引起,在一些引起燃烧工况变化的操作或事件发生时,也会引起氧量变化。如启停制粉系统,吹灰打焦等,但也可以根据其变化来判断操作的正确或分析事件的原因 。总之,关注氧量变化除了可以控制燃烧的经济性,也是保持各参数稳定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在事故处理及燃烧不稳定的时候,氧量变化更为明显,特别是氧量突然之间大幅上升,很可能是炉内燃烧极微弱,这往往是即将灭火的一个征兆,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投油稳燃,并加强燃烧,不能犹豫延迟。注意“提前调节”和“过度调节”相结合对于蒸汽母管制系统,由于设备较复杂,燃烧系统和蒸汽系统惯性大,因此在参数变化时迟滞较大,但变化的趋势保持较长,所以在调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