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 97-98 页。2、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是学习空间图形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观念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2)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学习空间图形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观念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3、学情分析(1) 学生的认知基础: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感知力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2)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直观认识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3) 学生学习新知遇到的困难:旋转的三要素,综合运用。4、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包括核心素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学会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2) 过程与方法: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5、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学会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2)教学难点: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6、教学方法(1、课件演示,直观形象地再现图形变换的过程。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对于图形的变换过程一目了然,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图形变换的过程,巩固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突出教学重点。2•操作交流,体验图形变换的多种方法。在图形的变换中得到了同样的变换,但思考的角度不同,常常会引出不同的操作过程。因此,本设计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再组织大家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不同的具有个性的操作方法)7、媒体资源(白板 PPT 课件 flash 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一)分类整理。师:如果根据图形变换的特点,把这些变换方法分一分类,你认为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小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学生把图形变换的方法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位置变换);它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第二类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