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机与变压器》 第十二讲教学设计VIP免费

《电机与变压器》  第十二讲教学设计_第1页
1/8
《电机与变压器》  第十二讲教学设计_第2页
2/8
《电机与变压器》  第十二讲教学设计_第3页
3/8
《电机与变压器》第十二讲课题:1、异步电动机绕组概述2、三相单层绕组──链式绕组授课课时2节授课日期授课方式讲授提问作业题数2拟用时间0.5教学目的1.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的基本术语2.掌握三相定子绕组的构成原则3.掌握三相单层绕组展开图的绘制方法选用教具挂图模型、自制挂图重点1.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的基本术语2.三相定子绕组的构成原则3.三相单层绕组展开图的绘制方法难点三相单层绕组展开图的绘制方法教学回顾导入课题复习: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由哪两部分组成?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制哪几种?导入课题:定子绕组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电动机产生旋转磁场、实现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也是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目前损坏的电动机中,80%左右要维修绕组。所以掌握定子绕组的基本结构、连接方法及展开图的绘制,了解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都是非常必要的。授课教师:黄文进教研组审阅:科审阅日期:一、讲授新课一、异步电动机绕组概述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通人三相交流电时,会产生旋转磁场,这就要求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把三相绕组嵌放在定子铁心槽内,并有序地连接起来。三相绕组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是:(1)绕组的结构要对称,空间上彼此相差120电角度,各相阻抗要相等;(2)绕组结构要力求使磁动势、电动势波形接近正弦波,尽量减少谐波及其产生的损耗;(3)要有可靠的绝缘性能、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好,省铜,散热好,维修方便。二相绕组一般采用分布绕组的形式,即一个线圈组均匀分布在一个相带里,而不像集中级组都嵌在同一个槽内。根据绕组结构上的区别可分为单层、双层或单双层混合绕组;按每饭每相所占槽数分,可分为整数槽或分数槽绕组;按绕组的连接来分,单层绕组又可分为健绕组、同心绕组、交叉绕组,双层绕组又可分为叠绕组和波绕组。(一)绕组的基本术语1、线圈、线圈组、绕组线圈是用相应绝缘等级的绝缘导线按一定形状、尺寸在绕线模上绕制而成的,可由一匝或多匝组成。多个线圈按一定规则连接成一组就称为线圈组,(一般一个相带为一组),线圈组按照一定规律连接在一起组成某相绕组。三相电动机有三个绕组,常称为三相绕组。为了作图方便,常把线圈画成近似菱形,如图5一1所示。图中直线部分嵌人铁心槽内,进行电磁能量转换,称为有效边;伸出铁心槽外的部分,仅起连接作用,称为端部。在不影响电磁性能和工艺操作条件下,要尽量缩短线圈端部,节约导线,也减少漏抗和其他损耗。2、极距:极距是指每一磁极所占圆周的距离(单位cm),由于铁心内圆周表面均匀分布铁心槽,所以极距一般多用定子上的槽数来表示。即:(cm)或(槽)3、线圈节距一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所跨定子圆周的距离称为节距,一般也用定子上的槽数来表示,如某线圈的一个有效边嵌放在第一槽,另一个有效边嵌放在第六槽,则其节距槽,节距应接近于极距,即:。而当时称为整距绕组,较常用;时称为短距绕组,可节省导线,双层绕组常数以减少谐波损耗,改善电气性能。时称为长距绕组,浪费导线,一般不用。4、机械角度和电角度一个圆周所对应的几何角度为360°,该几何角度称为机械角度。从电磁观点来看,转子导体每经过一对定子磁极N、S,其感生电动势就完成一个交变周期,相位变化了360°,因而一对磁极占有的是360°电角度。若电机有p对磁极,则相应的电角度为,因此:电角度=机械角度5、每极每相槽数(1)每极每相槽数每一个极下每个相带所占的槽数,称为每极每相槽数,可用下式计算:式中──相数。其中单相为2,三相为3。(2)60°相带通常情况下,交流异步电动机每极每相槽数称为相带。每个相带所占有的多少电角度就称为多少度相带,如60°相带、90°相带、120°相带等。通常情况下,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都采用60°相带法分布,即每个磁极下可分为三个相带,一个磁极对应的电角度为180°,则每个相带所占有的电角度为60°,所以称为60°相带。而每极每相槽数就是指这60°相带中有个槽。从第四章已知道一对磁极的电动机定子绕组排列顺序应如图5一2所示。实际在多对磁极的电动机定子绕组中,每对磁极都占有360°电角度,根据60°相带法,绕组的相带排列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机与变压器》 第十二讲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