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的学习技巧与方法归纳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究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初中数学的学习技巧与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数学需要重视的七个技巧 一、制定有规律的学习计划 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根据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 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 10 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二、积极主动的进行预习三部曲 1、读:每科用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 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 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 1 到 2 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三、抓重点、重效率的 进行课堂听讲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 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 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讨论懂。 四、有效的进行复习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