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小石潭记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小石潭记 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柳宗元,唐朝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中他与韩愈并称为韩柳。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有《黔之驴》《捕蛇者说》。 二、虚词: 1、以:A、以其境过清(因为)B、全石以为底(用)C、卷石底以出(不译或而) 2、而:A、乃记之而去(表承接)B、潭西南而望(表修饰)C、隶而从者(表并列) 三、一词多义: 1、清:A、水尤清冽(清亮)B、以其境过清(清净,冷清) 2、见:A、下见小潭(通现,现出)B、明灭可见(看见) 3、从: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B、隶而从者(跟随,随从) 4、可: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约摸)B、明灭可见(能够,可以) 5、差:A、参差披拂(长短不一)B、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 6、环:A、如鸣佩环(玉环)B、四面竹树环合(环绕) 7、道:A、伐竹取道(道路)B、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8、居:A、不可久居(停留)B、居十日(过)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四、词类活用: 1、如鸣佩环,心乐之(形容词乐用作动词,喜爱的意思) 2、近岸,卷石底以出(形容词近用作动词,靠近,接近的意思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次作状语,在空中的意思) 4、凄神寒骨(凄、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的意思) 五、内容理解: 1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幽深冷寂,孤苦凄凉。悲伤深沉。 2 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3 文中的对比和烘托点拨:Ⅰ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Ⅱ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4、从文章中找出描写潭水十分清亮的词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也有一句用游鱼写水的清亮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写直接描写潭水清亮: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侧面描写潭水清亮: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本文的写作思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7、作者写景和物时,采纳动静结合的方法。如写鱼,先写静态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再写动态俶尔远视,往来翕忽,写出了鱼的欢乐情趣。(本题也可作为赏析文中写法的精妙之处。) 8、联系文章的内容,说说作者的感情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