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社教案走近残疾人一、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尊重、不歧视残疾人,掀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心,培养他们的爱心。2、行为与习惯: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力所能及地、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3、知识与技能:认识到残疾人在生活中有许多困难,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并具有初步的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体验残疾人生活中的疾苦,增进对残疾人的理解、友爱之情,树立尊重、帮助残疾人的意识。三、教学难点增进学生尊重、友爱残疾人的情感。四、教学方法通过换位体验、故事交流、资料搜集、真心感悟等活动,体会到帮助残疾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五、教学准备有关残疾人的资料、图片、活动所需的蒙眼布等。六、教学结构创设情境、自然导入——体验探究、理解尊重残疾人——互动交流、学习残疾人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千手观音》导入2、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感受中时点题。3.教师归纳:残疾人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而使身体某个部分有残缺的人。(二)体验探究、理解残疾人体验残疾人生活1、假如我是聋哑人……2、假如我是肢残人……3、假如我是盲人……(三)互动交流、学习残疾人身上的可贵品质1、学习课本79页的内容。2、师生共同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四)布置家庭作业:1.课本78页,写感想。2.继续了解残疾人,为下节课做好准备。板书设计走近残疾人理解尊重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