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接受对口支援“传帮带”人员 26 人,其中接受省医疗单位 8 人,应急管理局援藏卫健局 1 人,对口支援疾控中心支援 2 人、镇中心卫生院接受支援 1 人、镇卫生院接受 1 人、县妇计中心接受 2人、民族医院接受 1 人;接受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口支援民族医院 4 人次;接受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县人民医院 6 人次。 二、开展情况 1、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对口帮扶援藏单位与县卫健系统相对应的六个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明确的“一对一”帮扶关系,形成更加完善的支援体系,持续提升县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奋勇向前,指导疫情防控。帮扶老师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不分昼夜、英勇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岗位上,为我县取得抗击新冠疫情零确诊、零疑似的成绩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3、传输理念,培育人才。结合当地实际将先进的管理办法、进展理念输送给受援单位,派驻人员通过开展临床工作,组织查房、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各种临床带教形式,为我县培育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4、受援新技术,打造重点专科建设。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中医药适宜技术,拓展服务范围,壮大专科建设。 5、强化帮扶,助推评审。选派专家组到复审单位进行专项帮扶指导,为县妇计中心“二乙”复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县中医院免费接收 2 名人员进修培训。1 名药剂人员,1 名影像技术人员,进修时间为 1 年。通过进修学习,使其较好的掌握现代医学技术。 三、特色做法 一是将特色省援派医疗队员在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开展水针刀治疗屈指性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及罗氏铺灸疗法,仅 4 月诊治 300 余人次;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特色治疗方法、特色蜡疗、特色药品临方加工服务带到民族医院,增加了医院新技术,已服务患者数十人次,治疗疗效突出,深受广阔患者的一致好评和欢迎。二是扎实做好核酸、抗体检测工作。成都五院杨帆副主任医师 1 月 5 日在县人民医院 pcr 实验室开展首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1 月 18 日并开展检验培训工作。三是互动沟通,提升进展。组团到援建单位观摩学习。主要对重点专科建设、医学影像技术开展、党建、行政管理等工作进行了实地参观和沟通,对针灸科、放射科、功能科等科室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互动沟通,互帮互助,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下一步打算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