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基于浦江地方德育读本下的“家文化”地方课程的实践研究【摘要】2015年,由浦江县教育局组织,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参与编写的浦江县地方德育读本《孝义风》、《孝义行》正式出版。这标志着孝义文化教育成为当下浦江县地方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地方德育读本的指导下,学校紧紧围绕“家文化”的培养实践研究设计了一套具有“郑宅味道”的实践模式,以“思、行、义、学”为抓手,通过日常化、生活化的实践,丰富学生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行。【关键词】家文化地方课程实践研究一、“家文化”地方课程的研究背景2015年,由浦江县教育局组织,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参与编写的浦江县地方德育读本《孝义风》、《孝义行》由浙江少儿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标志着孝义文化教育成为当下浦江县地方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低段的《孝义风》以领略“江南第一家”的人文风光为主,外加学习“江南第一家”的有礼有序,侧重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高段的《孝义行》侧重于学生的自我认知,学习的重点放在家规家训的学习和践行上。如今的“江南第一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校正与“江南第一家”比邻而建,耳濡目染着郑氏义门的孝义文化,因此,学校充分利用“江南第一家”的育人资源,打造学校“家文化”地方课程特色教育。学校多年来利用“江南第一家”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把“江南的一家”宗祠、廉政教育馆、牌坊群、孝感泉等作为学校的学习基地。每学期,学校都会分批组织学生轮流去各个学习基地开展活动,从而加深他们对“江南第一家”文化的认识。参观德育基地属于校外实地学习,同样校内也指定了一套孝义专项的学习模式。二、“家文化”的核心解读“家文化”指的是一个“家”的文化,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大的内容,也是最主要的部分,从对“家”的定义延伸,“家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个家族、家庭的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文化。在本研究中,“家文化”指的是以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国家为枢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具有“忠孝礼义序”的“郑宅学子”道德品行。近3年来,我校的学生参加了许多关于“弘扬孝义”和“传承家风家训”的实践活动,并深入挖掘“江南第一家”在治家、管理、教育等方面的文化精髓,吸取其优秀的文化底蕴,提炼出具有我校特色目标:忠、孝、礼、义、序。同时,我校也初步形成有学校特色的“家文化”地方课程。在地方德育读本的指导下,学校紧紧围绕“家文化”的培养实践研究,设计了一套具有“郑宅味道”的实践模式,以“思、行、义、学”为抓手,通过日常化、生活化的实践,丰富学生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行。“家文化”地方课程的四条抓手三、“家文化”地方课程的实施策略(一)思(1)“孝义之星”评比“孝义之星”是学校的最高荣誉,根据学生的表现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行动孝义之星”、“优秀孝义之星”、“最美孝义之星”。大队部在开学时就给每位孩子下发了“孝义之星”的申报表,经过一个学期的考核才给予评定,让他们意识到好的品德和行为是要一直保持的,不是为了应付考核,而是让自己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一定要自觉做到。比如今年的“孝义之星“评选,大队部在制定评价选项时就从孝长辈、敬恩师、爱同伴、馈社会四个方面来设计活动的,共计20个项目,这四个方面的活动囊括了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可以说忠、孝、礼、义、序这五要素都有体现,学生完成一项便可获得1—5分段的相应分值,最后将得到的分数相加。按照表格的总分分值分为三种类型的“孝义之星”:行动之星、优秀之星、最美之星,每个学生领取一张评价卡,人人都为心目中的“孝义之星”而努力,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每班的“最美孝义之星”有资格参评学校“二十佳孝义之星”的评选,每位参评的学生还要进行孝义事迹的演讲展示。(2)入孝礼入孝礼是针对一年级新生开展的传统仪式,也是他们的入学第一天,意味着开启了孩子们缤纷的小学生活。六年级的哥哥姐姐拉着小朋友的手步入会场,让这些对校园感到陌生的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