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3 短新闻两篇

13  短新闻两篇_第1页
1/15
13  短新闻两篇_第2页
2/15
13  短新闻两篇_第3页
3/15
第四单元单元规划 这里是另一片天空。这里没有徐志摩的西天云彩,也没有戴望舒的雨巷丁香,也没有郑愁予的美丽错误,更没有王羲之的曲水流觞;有的是不容粉饰的真实,有的是动人心魄的震撼,有的是发人深省的思考。走出如梦如幻的文学天地,我们更要关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培养自己关注社会的意识。 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这些作品强调真实性,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时代的精神。 有两篇现场短新闻,记者在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结构方式,引导学生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资料,培养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的意识。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之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教授这一课的重点是了解作者如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线索组织材料;探究作者在描写包身工的群体生活是如何做到点面结合的;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 通讯《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写于时传祥的名字逐渐淡出历史的时候。作者要寻找时传祥,其实是在为我们这个时代重新建构一座精神家园。文字朴实,却给人深深的震撼。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从“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国人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根据课文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新闻强调真实,关注的是当下发生的事情,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2.引导学生把握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4.了解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3 短新闻两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