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年四川高考作文:“熟悉”得让人无所适从高考作文命题本身就是一个风险性挺大的活儿,因常常处于聚光灯下,很多时候都处于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如果仅仅是命制一个作文题,那是件太简单的事,中国汉字稍加组合就会成为一个题目。但高考作文一定要考出学生本身的作文素养,也要起到高考选拔甑别的功能,这就拔高了出题的难度。但,09 年的四川作文高考题,真的让诸多教师陷入了反思的境地,这个作文题目思索的原点在何处? 当我在第一时间里知道四川省 09 年高考作文题目时,脑袋有些许短路的感觉。这个题目太让人熟悉了,“熟悉”得让我有短暂的窒息感。就好象金庸笔下那些绝顶的武林高手冷不丁地被三流武师打翻在地,想使用绝招都没有机会了。这种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作文,最让人苦笑不得。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p1267上是这样解释“熟悉”的:知道得很清楚。比如:熟悉情况/我熟悉他/我们彼此很熟悉。这个题目考生很容易下笔,但想写得很出采有思想深度是相当困难的。对这种单头的词组型命题作文最好的切入方式是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比如,切入高中生活,那些感人的事,那些熟悉的身影,滋养着今后的人生成长。只要写身边的事,考生肯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四川作文经历了 06 年的“问”,07 年的“一步与一生”,08 年的“坚强”,09 年的“熟悉”命题轨迹,其命题趋势是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实际上,作文的命题趋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作文命题的内在质量,作文涉及了考查学生哪些能力?哪种思维模式?06 年川卷:考查学生的反思追问能力;07 年川卷:考查学生辨证思维能力;08 年川卷:考查学生关注生活体察国家大事的能力;09 年川卷:关注自己体验生活的能力。作为一个中学生,不可能还像古代士人那样代圣人立言,也达不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度。当今时代也呼唤中学生有自己的情感态度,自己的价值观,不能轻易地让自己的脑袋成为他人的跑马场。要敢于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因为写作的最后指归就是用文字表达思维,此乃作文的本质。当然,中学生的这些思想必须是主流的,情感和价值取向都要正确。把生活中的思考和感悟言传出来,就学生而言这本身就是幸福。但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有的省份过分追求诗意,过分在意文字的灵动,出的高考作文题诗意有余而思辨不足。有的省份的作文,让作文成为政治的言说,考生不能洞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