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小学会计制度》制定的依据是:答案:① 《会计法》②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③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2. 《中小学会计制度》适用的范围是:答案:①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学校(以下统称中小学校)。② 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依照本制度执行。③ 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上述中小学校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④ 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⑤ 中小学校食堂实行单独核算,同时适用本制度的有关规定。3. 《中小学会计制度》的核算基础是:答案:中小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4. 《中小学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要素是:答案:中小学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5.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禁止的行为是:答案:① 不得从事经营活动② 不得对外投资③ 不得提供担保④ 不得提取修购基金⑤ 严禁举借债务6. 中小学校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记入(其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记入(其他支出)。7. 非义务教育阶段短期投资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记入(其他收入)。8. 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报请批准予以核销时记入(其他支出);已核销2的应收账款收回时记入(其他收入)。9. 中小学校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可以在购进时直接列作支出,不通过(存货)核算。10. 存货在发出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方法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更。11. 存货的盘亏、报废、毁损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账户进行核算;处置净收益应(上缴国库)。12. 中小学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答案:① 房屋及构筑物② 专用设备③ 通用设备④ 文物和陈列品⑤ 图书、档案⑥ 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13.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没有相关凭据的、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无法可靠取得的,该固定资产按照(名义金额)入账。14. 为增加固定资产使用效能或延长其使用年限而发生的改建、扩建或修缮等后续支出,应当记入(固定资产成本);为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而发生的日常修理等后续支出,应当记入(当期支出)。15. 固定资产建造工程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列(其他支出),但不记...